閱讀屋>職場>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是指單位為實現控制目標,透過制定制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式,對經濟活動的風險進行防範和管控。那麼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是怎樣的呢,以下是pincai小編蒐集並整理的有關內容,希望在閱讀之餘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從近年來審計情況來看,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建立了一些內控制度,但從內控制度的建立健全、執行的有效性等方面來看,還存在很多不足,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加強。

一、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不足

(一)流於形式,實用性不強。

在審計中發現不少行政事業單位制定內控制度的初衷不是基於單位的發展需要,而是為了應付相關檢查,有的是從網上蕩,有的是從其他單位部門抄,稍用心點的加以增改刪減,有的乾脆就照抄照搬。如某辦事處制定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其中就出現了“青島建設局”的字樣。其制度內容的真實性和實用性可想而知。

(二)缺乏有效性。

多數行政事業單位普遍存在的內部控制建設不到位,實施不起來的問題。許多單位在日常財務工作中仍用財務制度代替內控制度,僅就其開支範圍、標準加以限制,它只能規定財政資金使用的方向,並不能解決單位資金安全性問題,根本起不到監督制約的作用。有些單位雖然制定了資金稽核制度,但實際上很多填制的會計憑證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憑證支援。比如某單位做差費支出時,後附附件全部是計程車票,會計資訊有失真實。還有的鄉鎮低保資金、牧民定居自籌款等大額資金長期存於幹部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三)體系不完善。

目前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不是以財經制度或工作經驗來代替內控制度,就是對內部業務流程控制的設計過於簡單,或者僅有的幾項制度不能相互銜接,互為補充,難以形成一個完整有效的內控制度體系,所發揮的防範舞弊、規避風險的作用微乎其微。比如有些單位存在職責分工不明確,操作流程不規範、控制目標不明確,沒有嚴格執行流程制度、缺乏日常監督和專項監督機制,責任人缺乏控制意識和責任心等。

(三)執行力度不高。

在審計中發現有些單位內控制度“本本”很多,名目很全,進一步深入審查發現這些已有的內控制度只是一種擺設,並沒有真正或者完全執行。比如會計和出納工作應遵循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制度,會計負責做賬,出納負責支錢。但有些部門不相容職務沒有分離,錢賬採購一個人負責;如某鄉鎮機關食堂,做飯的大師傅個人既負責物品採購,又負責後堂食材的進出。諸如此類的現象嚴重威脅到資金的安全使用。

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內控意識相對薄弱。

個別部門領導對內部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認識還不夠到位,內控意識相對比較淡薄。重單位發展、輕內部管理,缺少健全有效的內控制度,造成單位內控制度建設明顯滯後,不能對現有的工作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

(二)崗位分工控制不到位,不合理兼崗現象較為普遍。

目前,在實際工作中由於行政事業單位編制有限、人員緊張,崗位安排不到位,很多單位存在一人多崗、不相容職務一人兼職的現象,比如有些單位出納兼任檔案保管等,這些都是明顯違法違規、與內部控制制度相違背的,也極易產生營私舞弊,出現管理上的漏洞。

(三)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由於財務人員緊缺,尤其是基層單位,有時候會出現聘任人員擔任,個別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或其會計主管人員甚至沒有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業務素質欠缺,缺乏對違法違紀行為的辨別能力,在執行會計制度、法規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偏差和錯誤,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三、應採取的措施

針對目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過程中存在的共性和個性問題,應該採取以下措施加以改進。

(一)加強內部控制環境建設。

首先,應加強單位負責人的內部控制意識。行政事業單位應該聯合有關部門對單位主要負責人及相關領導進行內部控制知識培訓,從而改變單位負責人對內部控制的隨意性,逐步由“人治”走向“法治”。其次,按照權責明確的原則設定單位的內部機構、有條件的建立健全內部審計機制,關鍵崗位職工實行定期輪崗,加強職工的文化教育,培養工作人員高尚的道德觀、價值觀,從而使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落到實處。

(二)強化風險意識,制定風險應對措施。

單位全體人員應當強化風險意識,在單位內部成立評估領導小組,負責分析研究單位內部、外部各種風險因素,進行科學合理地預測,運用風險規避、風險降低、風險分擔和風險化解措施,去應對實際工作中產生的各種風險。

(三)加強控制活動,制定必要控制辦法。

行政事業單位應該加強控制活動,制定必要的控制辦法:首先,要將不相容崗位進行實質性的分離,(杜絕名為分離,實為合一)如專案的審批和實施、物品的採購與付款、工程預算的編制與稽核等。其次,規範授權審批制度,對於重大專案實行集體決策制度。

(四)完善會計基礎工作,強化會計系統控制的作用。

會計系統控制主要藉助會計憑證控制、會計賬簿控制、財會報告控制、會計分析控制和會計複核控制來實現的,這些常規的手段也是會計基礎工作的主要方面。

(五)結合單位特點,科學設計內控制度。

各單位應結合單位具體情況,按照 “實用性原則”量身定做,制定出既符合單位實際情況,又能以合理的控制成本達到最佳控制效果,對單位所有人員都具有普遍約束力的內部控制制度。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內部控制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下,為了保證會計及財務資訊的真實性、促使經濟活動正常進行、提高單位的.整體經濟效益並實現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資源,而在內部確定並實施的一系列相互制約、相互調節並不斷進行控制及監督的方法、措施及相關程式。作為持續為我國及現代化社會提供著服務的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在會計和財務管理方面不斷得到提高,併為了更好地發揮職能而努力的對內部控制進行最佳化和完善。但目前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還顯得有點薄弱,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內部控制觀念淡薄

良好的內部控制意識是內部控制制度設計完善和有效執行的基本前提。但一些單位的領導對內部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認識還不到位,內控意識不強,重發展、輕控制,對內部控制知識缺乏基本瞭解,把內部控制看成僅是財務部門的事。

2.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財政部制定的《內部會計控制規範》主要是針對企業的,對行政事業單位的適用性較差;有的單位雖然制定了一系列內控制度,但未能嚴格執行,對制度的執行及效果缺乏必要的監督,導致有章不循、違章不究,內部控制制度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3.資訊與溝通銜接不夠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後,由會計核算中心對行政事業單位集中辦理會計核算和監督業務,由於會計主體單位與核算部門不一致,雙方溝通銜接不夠,極易形成賬物分離的資產管理現狀,造成核算中心管賬不管物、核算單位管物不管賬、賬物不符的問題,影響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實施。

4.管理人員業務素質不能適應內部控制工作的需要

管理人員競爭意識差,缺乏創新精神,業務素質難以滿足實施內部控制和監督的要求。

5.外部監督對單位內部控制健全性和有效性的監督檢查不夠

目前作為行政事業單位主要外部監督力量的財政、審計部門,大多偏重於對單位財政資金的運用是否合法、合規進行監督,較少對被審計單位是否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以及有效執行加以實質性檢查。缺少有效的外部監督,使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完善失去外部推動力和約束機制。

針對上述原因,事業單位內必須要不斷加強內部控制,完善內部控制機制和相關法律法規,強化觀念並採取一系列措施和對策來促進內部控制在行政事業單位中的作用的充分發揮。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建立健全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還是保護國有資產安全完整,防止貪汙、舞弊行為發生的重要手段,也是強化事業單位內部管理,確保工作目標有效實現的重要措施。本文總結了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普遍存在的問題,並結合實際工作提出相應對策,認為內部控制建設應圍繞單位整體系統建設進行,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我國現階段事業單位內控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控制停留在文字層面,內控意識薄弱

事業單位相對企業而言,對內部控制重視程度較低。雖然很多事業單位建立了一系列的內部控制制度,但由於歷史原因和領導的重視程度不夠, 內部控制工作只停留在“紙上文章”和應付檢查層面,未對執行和監管起到指導作用。甚至有些事業單位認為內控成本過高,造成單位辦事手續繁瑣,不利於執行效率提高,因而對內控的執行缺乏積極性。

(二)缺乏高水準內控管理人員

從整體來看,事業單位內控人員的素質偏低,尤其在一些基層單位,內控知識缺乏,或缺少相應的內控經驗,內控人員難以勝任工作,不能有效的實現內部控制所預測的效果,導致內控執行時缺乏必要的力度,使內控失效。

(三)內控制度殘缺,內控機構缺乏獨立性

我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所規範的範圍過於狹窄,導致制度成為擺設或者殘缺的現象。此外,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機構不具備獨立性,我國事業單位所設立的內部控制機構和其他部門之間的關係是平行的。從目前來看,出於對經濟活動的監督、控制的需要,事業單位一般將這項工作交由會計部門或者紀檢監察、審計部門負責。由於內部控制工作人員要受到單位的限制,因此也不具備獨立性。

(四)重大事項的集體決策和審批制度執行不到位

事業單位一些重要事項範圍和職責許可權沒有明確界定,決策方式和程式以及議事規則不規範不清晰,沒有建立監督和責任追究機制。特別是在一些人員較少或較基層的事業單位,“家長制”作風嚴重,領導“一言堂”、“一支筆”審籤。

(五)日常業務執行與財務管理脫節,資產管理環節存在缺陷,不能及時為內控部門提供資產、資金的使用資料等第一手資料

目前,大多數事業單位的財務部門只起到“核算”和“付款”的作用,對本單位業務上重要事項的決策、實施過程參與較少,對相關業務的來龍去脈瞭解不多,導致單位財務和業務辦理脫節,從而無法對業務部門實施必要的財務管理和有效的內部監督;會計核算不及時,無法及時反映資產變化,應入未入、該銷未銷,導致賬物脫節、存量不清。例如,有的個別單位建造的樓房已使用多年,工程支出仍掛在“在建工程”和往來賬戶中。

(六)預算外資金監管不力,把預算外資金視同部門和單位的自有資金

由於事業單位對預算外資金認識上存在偏差,缺乏一套完整、規範、統一的資金的管理制度,只實行簡單的收支兩條線方式,在資金管理方面形成不了齊抓共管的合力,管理效果不明顯。

(七)缺乏完善的內控有效性的評價體系和責任追究體系

目前,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自我評價並未引起重視,很多單位依據規定建立了必要的內部控制制度,並在一定程度上實施了內部控制,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就在實際工作中發揮了其應有的作用。在內部控制執行過程中,對控制失效現象嚴重的情況也未建立責任追究制。

(八)內部控制資訊化建設遠滯後於需求

分析目前的狀況,無法量化投入產出比,是制約資訊化發展的最重要因素。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內控資訊科技研發方面,從理論、方法、技術到產品都處於落後的狀態。但有別於發達國家的是,我國的內控資訊化建設有著更為強勁的需求。

完善內控建設,打造科學有效的內控管理平臺

(一)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強化內部控制意識

營造一個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首先要強化單位領導的內部控制意識,讓單位的領導真是認識到內控在事業單位中的作用。單位領導對內控的重視程度直接決定控制環境的好壞。同時,還要將這一意識貫徹落實到全體員工的工作中,並與單位實際情況相結合,定期對職工進行培訓。全體職工在管理層的引導下,應認真執行內部控制工作,同時對內控工作進行監督、反饋,以調動單位各個職能部門和全體員工承擔內部控制責任的意識。

(二)完善內控制度建設,加強內控機構的權威性與獨立性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並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與眾多規章制度息息相關。事業單位在健全內控制度的同時,還應完善與之相關的其他制度,只有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內部控制的有效實現。除此之外,事業單位還應強化內控制度的其權威性和獨立性,對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及執行的有效程度定期作出評價,在發現問題時,應及時糾正。

(三)建立完善的集體決策和議事機制

事業單位的決策權應該受到相關機構的監督,比如,事業單位應對重大事項進行認真的調查研究並對其進行風險分析,在經過必要的研究論證程式後,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見,最終決策應透過黨組會、辦公會或部門與科室聯席會討論決定。事業單位採用集體決策制,可以有效的規避錯誤和風險。

(四)加強財務管控和業務過程的協同,強化資產管理

事業單位應把業務過程和財務管控有機地結合起來,讓財務控制滲透到業務活動的每個環節,只有這樣,才可能避免業務過程中的舞弊。

事業單位還應加強固定資產的盤點,組織專門人員對固定資產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對盤盈、盤虧、報廢、損毀固定資產要查明原因,視不同情況分別進行處理。事業單位應依據清查中出現的問題,不斷修改和完善固定資產管理的各項內控制度。小型事業單位要設立專門的崗位,配備專、兼職的人員管理財產,大型事業單位要設立專用裝置管理部門,並配備相應的管理技術人員和維修人員,負責專用裝置的驗收和日常的裝置維護以及報廢裝置的技術鑑定。

(五)加強預算外資金的監管,健全監督機制

事業單位在將預算外資金繳入財政賬戶的同時,也關心相關財政部門讓它支多少、怎麼支的問題,這就決定了預算外資金的收入機制要與支出機制的建立相聯絡。事業單位在收入方面,要合理合法;在支出方面,應體現以收定支,核定支出基數,並借鑑預算內一些有效的方法來建立一整套的開支標準、考核依據及管理制度。健全監督機制,確保專款專用,對不合理的支出能及時發現、及時糾正,堵塞漏洞,防止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的發生。

(六)開展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工作,保證控制目標的實現

內部控制自我評價應由事業單位全體管理者和工作人員共同利用系統化的方法來進行。在內部控制自我評價過程中,首先,應設立全面的評價指標,評價指標全面滲透到評價單位內部控制的全過程,涉及所有業務和全體人員;同時,評價指標要以事實為基礎,指標結構科學、清晰、合理,評價指標要具有獨立性,保證評價各個環節獨立。對內部控制制度自我評價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應結合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特點制定改進措施。

(七)緊跟時代腳步,利用現代化資訊科技推動內控建設

事業單位不能與現代化相脫節,要緊跟時代變化,大力採用現代化資訊科技來提高內部控制的水平。結合現代化技術,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手段和方法進行及時的更新和補充,實現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朝著現代化、科學化的可持續方向發展。

(八)選拔合格人才,強化內控人員業務能力

事業單位在設立健全的內控機構後,配備的人員不僅要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熟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同時還應具備良好職業道德。事業單位應成立一支應變能力強且專業技能紮實的人才隊伍,並對此進行定期的業務培訓或者專業進修,加強他們對風險的分析、應對能力,以及面對全新業務時的分析和應用能力,提高內部控制人員的專業素質和道德意識,成為“又紅又專”的合格人才。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相關文章: